嗔 - 创业十忌

嗔:嗔怒、嗔诟、嗔责。

很多创始人通常会有两副面孔,一副用来面对投资人、大客户,一幅则是面对员工跟合作伙伴的。而一个人的领袖魅力恰恰与这两幅面孔的反差程度成反比。

职场上充斥着“演员”,每个人都在极力塑造自认为更符合角色要求的形象。从微观上感受,就是喜欢和不喜欢、服与不服的区别;而从宏观上来看,似乎总显得太多自由发挥、缺少了些章法。行情走高的时候还则罢了,退潮过后,才能看出谁是随波逐流,谁才是真有两把刷子。

创立一番事业,需要内心有一番按耐不住的冲动,然而心中有冲动的人,也容易比较情绪化。情绪化又是一把伤人的利器,这其中如何平衡以取得好的心态,似乎是很矛盾的,值得探讨。

为什么情绪化容易伤人,因为情绪化输出的往往只有焦虑和指责,对于解决问题毫无裨益。举个例子,因为某个细节问题,团队掉坑,进度不如预期的乐观。创始人开始不耐烦了,一边催促尽快搞定,一边对参与的同事评头论足、指手画脚,背地里琢磨如何把这些人优(pái)化(jǐ)掉,找个会念经的外来和尚取而代之。而这样的创始人很容易就陷进死循环出不来,直到黄摊儿,复盘便是:都怪尔等误朕。

不少团队就像流水席一样,没什么“老人”。这样的队伍其实是没什么战斗力的,只不过钱还没烧完而已。把观众当傻子的导演拍不出好看的作品,把员工当傻子的创始人也做不出像样的企业。

前些年流行一个说法:和相亲对象吃饭,不要只看他如何对你,关键要看他如何对待服务员。同样的,创始人能够在事业上和你一起走多远,不要只看他在金主面前是不是知书达理的小绵羊,还要看他在员工面前是否是凶神恶煞的大灰狼。

有的人会说:当领导的怎么可以没有威严,和下属平起平坐那还了得?这就要看对“威严”如何定义了,威严既可以来自脾气大、嗓门粗,也可以来自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过人的远见卓识。

凡事都做好预案,为不确定因素预留出缓冲空间,才能保持相对积极乐观的心态。如果你想通过创新在市场上立足,那就不能天真地指望所有人不犯错,更不要做不到表率全靠“气场”来推进。

很多人输在,越走越没人愿意和他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