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部分为笔者心得,非原文摘抄。

  • 幸存偏误是指: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
  • 应该怀疑那些畅销图书和成功教练,因为失败者是不著书立说,不去演讲他们的失败的。
  • 【把成功学书籍归为地摊文学。】
  • 一旦我们混淆选择标准和结果,我们就会产生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如果没有这种错觉,一般的广告都不会奏效。
  • 过度自信会令你忽视你真正知道的东西与你已知的东西之间的区别。
  • 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当这些预测是由所谓的专家作出的。
  • 在筹划任何事情是都要从悲观的角度出发,做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一些地判断形势。
  • 从众心理是指:只要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 就算有 5000 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 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 人们几乎都不能忍受亏欠。
  • 互惠是风险管理:没有互惠,人类——还有无数种动物——早就灭绝了。
  • 过滤掉与现有观点相矛盾的新信息是危险的。
  • 事情不因为被忽视而消失。——阿道司·赫胥黎
  • 大脑在 30 分钟后会主动“忘记”反驳证据。
  • 出错是人类的通病,但重要的是,面对权威我们会将独立思考调低一级。面对专家意见时我们往往会比面对其它意见粗心许多。
  • 训练自己努力摆脱权威偏误。
  • 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 现实中的某些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得更频繁。
  • 里程碑是明确的,是可以检测的。
  • 在开始科学思维之前,人们先是通过故事解释世界的。
  • 故事偏误是指:用故事扭曲和简化现实,它们排斥不适合编辑故事的一切。
  • 事后回顾时,一位靠幸运获得成功的首席执行官,对他的成功概率的估计要远远高于客观估计。
  • 认清你的能力范围,并待在里面。这个范围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这个范围的界限在哪里。——沃伦·巴菲特
  • 将注意力集中于你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地只关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它的,听之任之吧。
  • 一旦有激励加入游戏或改变了激励,人们就会迅速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但人们是对激励做出反应,而不是对激励背后的目的做出反应。
  • 凡好处归个人而成本由集体承担的地方,就潜伏着公地悲剧。
  • 如果某人的收入取决于不理解某事,要让他理解就会很难。——厄普顿·辛克莱
  • 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
  • 仔细研究一下做决定的原因,而不是吐槽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决定,或者为一个也许是纯属偶然地获得成功的决定感到庆幸。
  • 没有什么比让顾客相信你真心喜欢他更管用。——乔·吉拉德
  • 好感比贿赂更有效。
  • 在判断一笔生意时应该坚持不受卖方影响,更好的办法是:想象他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家伙。
  • 你拥有的一切随时又会被拿走。
  • 不可思议的意外事件就是虽然少见但完全可能发生的事件。
  • 一群智慧的人作出愚蠢的决定,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误以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共识,从而作出他们每个人在正常情形下都会拒绝的决定。
  • 【做决策跟进军一样,如果一路畅通,就很可能有隐藏的危机。】
  • 从总体经济学来看,零风险没有太大的意义,除非后果巨大。
  • 没有什么是安全的。
  • 【运用“饥渴营销”的前提是公司已拥有良好的声誉和知名度,否则慎用!】
  • 对稀少性的典型反应是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
  • 【不要以点概面。】
  • 人们相信命运具有一种平衡力量,这就是常说的赌徒谬误,但独立事件不存在平衡的力量。
  • 一次例外就足以否定一条经过上千次证明的理论。
  • 【不要迷信能举出反例的成功案例,哦不对,是不要迷信任何成功案例!】
  • 【钱没到手,说什么都是虚的!】
  • 除了死亡和税收,没有什么是肯定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 如果你想说服某人,不要用可能的收益(而是用可能的损失)做论据。
  • 人们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要比获得某种同等价值的东西的想法强烈。
  • 恶比善更有影响力。
  • 社会性懈怠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在团队中个人的效率无法直接看到,而是与团队融合在一起的。
  • 团队讨论会导致作出比人们独自作决定时更冒险的决定。
  • 人们在团队里的行为不同于单独一个人的时候,可以通过尽可能彰显个人效率,来缓和团队的弊病。
  • 没有什么按百分比计算的东西会一直增长。
  • 当事关增长率时,不要相信你的感觉,你的感觉是没用的,真正有助于你的是计算器。
  • 我们为什么会沦为赢家的诅咒的受害者呢?一方面,因为货物的真实价值是不确定的;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想排挤竞争对手。
  • 千万不要参加拍卖。——沃伦·巴菲特
  • 基本特征谬误是指:系统性地高估人的影响,在解释某些东西时低估情境因素。
  • 领导才能对经济成功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小于普遍的经济形势和行业的影响力。
  • 错误的因果关系几乎每天都将我们引入歧途。
  • 相互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
  • 有魅力的人更容易事业有成。
  • 光环效应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清真实的特征。因此你要看仔细就要排出醒目的特征。
  • 风险从来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
  • 别拿通过冒险的替代途径获得的成功太当真。
  • 最糟的预测家恰恰是那些媒体关注度最高的专家。
  • 预言未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另一种是不知道他们自己一无所知的人。
  • 存在两种思维:一种是直觉、机械、直接的思维;另一种是有意识、理性、缓慢、有逻辑性的思维。只可惜早在有意识的思维开始之前,直觉思维就得出了结论。
  • 直觉思维偏好可信的故事,作重要决定时不顺从它们对你是有好处的。
  • 框架效应是指: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
  • 如果我们只关注整体的一个方面或少数方面,我们也是在顺从框架效应的规则。
  • 你要意识到,没有框架效应,你什么都不能描述,每个事实,都会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
  • 行动偏误: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采取行动。
  • 在投资时,行动与成绩没有相互关系。
  • 如果情况不明,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
  • 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 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这就是自利偏误。
  • 在银行汇来大单三个月后,你的感觉会与中奖前一样。
  • 【只有不断地挑战自己,改变现状,才有可能不断地收获乐趣。】
  • 避免很长时间也不会习惯的负面效应。
  • 对物质的东西只期待短期效果。
  • 持续的正面效应主要与你如何利用你的时间有关。
  • 巴甫洛夫的方法(条件反射)也同样适用于人类。
  • 【不要因为失败而害怕尝试。】
  • 假如开始时一切顺利,务必多加小心。
  • 及时行乐——但只限于星期天。
  • 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