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部分为笔者心得,非原文摘抄。

  • 意见之所以分歧,是由于运用思想的途径不同,所考察的对象不是一回事。
  • 单有聪明才智是不够的,主要在于正确地运用才智。
  • 同属(种类、物种)的各个个体只是所具有的偶性(指缺了或加上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的性质)可以或多或少, 它们的形式(指某物之为某物所必需的性质)或本性并不能多点少点。
  • 在牵涉到自己本人的事情上,我们是非常容易弄错的。朋友的评判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怀疑的。
  • 总是向别人颁布训条的人一定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
  • 博学旁通,连最迷信、最虚妄的东西也不放过,是有好处的,可以知道老底,不上它们的当。
  • 知道一点殊方异俗是有好处的,可以帮助我们比较恰当地评价本乡的风俗,不至于像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一样,总是以为违反本乡习惯的事情统统是可笑的、不合理的。
  • 雄辩和诗词都是才华的产物,而不是研究的成果。
  • 一个人只要推理能力极强,极会把自己的思想安排得明白易懂,总是最有办法使别人信服自己的论点的。
  • 【实践经验胜过咬文嚼字。】
  • 拼凑而成、出于众手的作品,往往没有一手制成的那么完美。
  • 单靠加工别人的作品是很难做出十分完美的东西的。
  • 与我们的意见针锋相对的人并不因此就全都是蛮子和野人,正好相反,有许多人运用理性的程度与我们相等,或者更高。
  • 先付出充分的时间为自己所要从事的工作拟出草案,为认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事物寻找可靠的方法,而不一开始就大刀阔斧把过去未经理性指引潜入我心的一切意见完全抛弃。
  • 凡是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
  • 把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
  • 按次序进行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
  • 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遍地复查,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 要想知道对方真正的看法,一定要看他们的实际行动,不能光听他们说的话。
  • 在行动上尽可能坚决果断,一旦选定某种看法,哪怕它十分可疑,也毫不动摇地坚决遵循,就想它十分可靠一样。
  • 永远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只求改变自己的愿望,不求改变世间的秩序。
  • 除了我们自己的思想以外,没有一样事情就可以完全由我们做主。
  • 自己决不应该有片刻功夫满足于别人的看法,只有打定主意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用自己的判断去审查别人的看法,决不能马马虎虎地跟在别人的看法后面转,自己应该不放过任何机会尽可能地找出更好的看法。
  • 断定自己的某种看法根据不足,把它取消不要的时候,总是从各方面观察,取得若干经验,这些经验后来都有助于建立更可靠的看法。
  • 只看到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养成了一种习惯,完全用想象力考虑问题,凡事不能想象的事情就觉得无法理解了。
  • 只能听信自己理性提供的明证。
  • 认识越进步越需要经验。
  • 反驳可以使我们知道自己的缺点。如果我们有优点,通过反驳也可以使别人更深刻地理解它。
  • 有许多荒诞不经的说法被加到没有著作传下来的古代哲学家头上,是毫不足怪的。
  • 只要认识到错误,就痛痛快快承认。
  • 人的主要部分是心灵,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求智慧上,智慧才是真正的养料。
  • 在大多数争论中间,并不是真理位于人们主张的两种意见的中间所在,不偏不倚,而是哪种意见越说得偏激就离真理越远。
  • 做事很不审慎,即使有非常可靠的基础,也盖不出结实的房子来。
  • 我不知道什么东西属于我的本质,只知道我是一个在思想的东西,或者是一个本身具有思想能力的东西。
  • 没有一样存在的东西不能问它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 创造一件东西,比起保存它来,并不是一件更大、更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