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部分为笔者心得,非原文摘抄。书中提到的“轨道”是指有利于组织(大毛球)以外的、围绕组织核心目标的允许有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

  • 社会努力训练孩子们告别天生的愚昧状态,一不小心,天才成了无辜的牺牲品。
  • 创造力和天才跟正常没太多关系,更多地和“独创”(original)有关。
  • 找回心底的创作天才,是你迈入轨道的第一步。
  • 【要创造出离经叛道的产品,需要离经叛道的有艺术气质和修养的员工。】
  • 有了轨道,创新也就有了适合地方。
  • 人对现实的感知,都只不过是无尽现实的一丁点儿。
  • 【随大流能获得舒适感和安全感,但代价则是,越来越不敢离开大流去追随自己的心声。渐渐地,也就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了。】
  • 如果你循着内心直觉的喜悦而行,你就走上了一条永恒存在的轨道,你应该过的生活,就是你现在正在过的生活。——《神话的力量》约瑟夫·坎贝尔
  • 你的独特性根植于复杂、独特、深奥且无法复制的个人历史。
  • 你要去找出能触动你内心的组织目标,把激情释放出来,跟着这些目标走。
  • 抵制组织文化的催眠法术,同时全心全意地朝着与个人志趣相投的组织目标前进,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
  • 【公司不仅不应鼓励成天在充满压力工作上过度劳累的“英雄”,相反,应该尽量避免这种人的出现和存在,因为他们是健康工作氛围的杀手。】
  • 痴迷于生产力的管理层一般没耐心给员工一段安静的时间,哪怕这段时间对酝酿创意来说至关重要。
  • 用错误掩盖错误是极具自我毁灭性的策略。
  • 承认现实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 如果我们想要成长,我们就必须去跨越“雷池”。
  • 真正的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总是非线性的。
  • 整体较之“部分之和”所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创造性能量。
  • 生搬硬套跟创造性不搭界。
  • 倘若一家组织不愿选择“惰性的单调最终状态”,而是选择了活力,它就必须同时尊重和支持两样东西:对成功的合理利用,以及对摸索这一非理性艺术的合理利用。
  • “职位描述”的本意是让你负起责任、干实事,但更多的时候,它们的实际作用是把你限制起来。
  • 许多人偏好安全甚于自由,极端到宁肯把自己死死地限制在从前的生活经验里。
  • 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安全,却只有最低限度的存在意义。
  • 【安全与自由常常是相悖的。】
  • 什么东西都不能持久。
  • 如果你想要活得充实,你就得从安全的这一端,谨慎又小心地朝着自由的那一端挪动。
  • 【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创新成果是做作、甚至令人不适的。】
  • 【有意义的创新应该是自发地、将自己内心对现状不满的真实呼声可视化的行为。】
  • 成瘾行为不光毁掉了上瘾者,还毁了他的家庭。
  • 【如果企业文化没有也不允许感性的存在,那么员工很快会变成行尸走肉。】
  • 邀请人们展开幻想,其实就是为他们提供一张沉思的安全通行证,要他们跳出惯常的宿命论。
  • 每当有官僚站在你和你需要或想要的东西之间,你要做的便是,帮助官僚找到一种既符合制度又能满足你需求的方法。
  • 大多数新孵化出来的点子,还没来得及长出羽毛就被扼杀了,翅膀就更别想了。
  • 【与其说无知即是幸福,倒不如说无知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而这安全感的代价则是,我们可能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不过这倒是“鸵鸟们”的理想目标。】
  • 我们越是相信一种模型代表了现实,模型就越是变得僵化。它越是变得僵化,就越是限制了我们。
  • 【怀特兄弟拥有飞行驾照吗?至少第一次飞行是无证驾驶——敢于创新的人具有天生的藐视“权威”的气质。】
  • 创新具有难以归类的无方向性质。
  • 创新活动具有天生的模糊性。
  • 创意就像这样,你不能看着它,只要你有意识地看着创意,它马上就消失了。
  • 在死板的人眼里,凡是没法衡量的东西,价值都挺可疑,甚至连它们存不存在都是件说不清楚的事情。
  • 【如果你不适应当前被领导的现状,那么:1,换个地方被领导或者去领导别人;2,学习被领导的艺术以适应现状。】
  • 要允许那些你领导的人在感觉有必要的时候,冲到前面去带头。所有人都将因此受益。
  • 如果我们不放手,就会成为自己的囚徒。
  • 你放开(而不是放弃)的东西,在你需要的时候,还会在那儿等你。
  • 如果等你走进坟墓,却不曾画出你的杰作,那你就再也没有机会画它了……没有人能它画出来,只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