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部分为笔者心得,非原文摘抄。 - 本书中定义的“贫穷”是指日均收入少于 1 美元。

  • 【关注个人比关注群体收效更明显。】
  • 只谈世界上存在什么问题,而不去谈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只能导致社会瘫痪,而非进步。
  • 大多数人的贫穷状态,并非是由他们吃不饱饭造成的。
  • 童年时期的营养不良会直接影响成人的处世能力。
  • 营养不良会影响人们未来的生活机遇。
  • 巴克假说(Barker Hypothesis):母体子宫的条件对婴儿生活机遇具有长期影响。
  • 贫血与有氧代谢能力低下、身体虚弱及疲倦有关。
  • 总体来说,穷人的首要选择显然是,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儿乏味。
  • 穷人在没有收音机或电视机的情况下,可能在节日上花的钱更多。
  • 要是人们尽可能轻松地去做“正确的事”,或许应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去选择。
  • 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我们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
  • 家长们似乎总将教育看成一种让自己孩子获得大量财富的方式。
  • 实际上,教育应该不存在“贫穷陷阱”:教育的每个阶段都是有价值的,但家长们认为教育的回报呈“S”形,这在无意识中营造着一个“贫穷陷阱”,进而催生一个真正的“贫穷陷阱”。
  • 发展中国家的教师具有精英偏见。
  • 不现实的目标、不必要的悲观预期,以及不恰当的教师鼓励机制,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体系没能完成自身的两大任务——给予每个人一套健全的基本技能及发掘人才。
  • 要想建立一个能够向每个孩子提供机会的学校体系,首要的一步或许就是,认识到学校的服务对象是其现有的学生,而不是他们可能想要的学生。
  • 与更加富有及受过教育的妇女相比,贫穷及未受过教育的妇女使用避孕措施的概率更小。
  • 在女人有财产权的情况下,她就会在家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因而在决定家庭成员数量上拥有更大的权威性。
  • 失去希望,感到没有出路,这会大大降低人们渡过难关所需的自控力。
  • 贫穷与身体所分泌的皮质醇水平密切相关,因为皮质醇水平标志着压力的大小。
  • 皮质醇会直接损害人的认知及决策能力。
  • 人们会在彼此遇到难处时互相帮助,这是出于一种道德责任感,并不是他们盼望着将来能得到回报。
  • 非正式的关系网不具备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 一旦人们知道自己无须承担全部后果,他们就可能会改变其行为。
  • 【不要低估任何人群、种族找漏洞的能力。】
  • 政府不应插手贷款补贴的事务。
  • 小额信贷是抗击贫穷的关键手段之一。
  • 意识到问题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这可能仅仅意味着,我们能够预见自己会在哪些方面遭遇挫折。
  • 由于自我控制很难实现,自觉的决策者们会采取其它行动,减少自己将来受到诱惑的可能性。
  • 存款行为关键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 【像悲观主义者一样思考,像乐观主义者一样抉择。】
  • 要想摆脱贫穷,首要的步骤就是对长期目标进行思考,并习惯为此做出一些短期的牺牲。
  • 将目标设置得更近一些,或许是穷人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方式。
  • 给贫穷社区一些机会,然后就放手。—— John Hatch
  • 只要能够得到机会,即使遭受过重创的人,也能够对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并摆脱极度贫穷。
  • 对于政府工作的特别强调表明穷人对于稳定的一种向往,因为这类工作虽然不那么激动人心,但一般都非常稳定。
  • 腐败或是玩忽职守,都会造成大量的效率低下。
  • 良好的经济制度将鼓励公民投资、积累并发展新技术,因为这些是促进社会繁荣的因素。
  • 将权利赋予人民,但不是所有的权利。
  • 大规模的浪费及政策失败之所以会发生,常常是因为政策规划阶段的懒惰思想,而不是任何深层次的结构问题。
  • 事实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很难预测哪个国家的经济会增长,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事会忽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