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 - 创业十忌

疑:疑虑、猜疑、疑忌。

十八年前,我读过一本当时小有名气的书——《软件创富:共享英雄创业之道》。书里列举了些凭一己之力开发共享软件收获丰厚财富的前辈事迹。如今已然不是单枪匹马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年代,即使你能够独立实现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性产品),依然需要靠谱的人在商业模式、营销推广、融资勾兑、运营维护、人才挖掘等各条战线并肩作战,雪球才有可能滚大。

然而,人们常常连自己都信不过,一群人聚在一起,又怎么少得了怀疑别人?

创业伊始,危机四伏,时刻为下顿饭发愁,一有风吹草动很容易质疑彼此的能力。按说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奋斗,不是鸡血满满的职场美谈吗?十年前帝都刮起一股创业咖啡馆的风潮,我去赶时髦坐了会儿,惊见还有带着奇思妙想现招合伙人的!后来见识了许多这种“绣球招亲”,也许人家的段位比咱高,但我始终不能认同。现拉一个人,什么经历来头、脾气秉性都不甚了解,就因为认可自己的想法,便相见恨晚、委以重任,这样搭建团队未免过于激进。我认为,好的团队应该是成员彼此相信对方是其位子上的最佳人选。如果达不到这个最基本的信任,要么没找对人、要么没磨合够。

当公司克服了短期内的生存危机,本该再接再厉,却时常出现人与人之间的猜疑。尤其面对问题,管理者们竞相撕哔甩锅,这种场面一旦出现,曾经亲密无间的协作氛围便荡然无存,团队内部必将出现猜疑链。只要猜疑链存在,团队就不可能默契。

倘若公司有幸建立起稳定的现金流,暂时忘却生存的烦恼,此时团队发展趋于平稳,一些人就会变得喜欢猜忌,担心被同事刨坑、担心被下属顶替、担心被上级忽视。

我经常强调“不要输在沟通上”。很多人都很忌讳在别人眼里显得无能,然而人没有万能的,也没有人真的附属于任何人,别人跟你协作或是汇报,仅仅因为你的职务。哪天你离开了,他们自然会和下一个承担起这份职务的人对接,而不是继续找你。想通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再为沟通感到顾虑。

沟通的效率通常来讲是:面对面>视频>图片>语音>文字。我已经无数次发现,人们宁可闷在座位上盯着屏幕去揣摩对方是怎么想的,也不愿意稍微走几步直接面对面把事儿聊明白。一旦事情出现了偏差,则通常会听到“我以为……”。

如果你无法对一个人做到 100%地信任也不要紧,尽可以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喝喝酒、吹吹牛,有很多轻松又开心的选择,但千万不要一起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