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部分为笔者心得,非原文摘抄。

  • 旅行本身远比赶赴某一个目的地更加惬意。
  • 好好享受旅行的过程,不干那种在很短时间之内游览几个景点的煞风景的事。
  • 我们常常太忙而没有时间好好聊聊,结果日复一日地过着无聊的生活,单调乏味的日子让人几年后想起来不禁怀疑,究竟自己是怎么过的。
  • 基督教看重的是实际的社会问题,而天主教徒则认为那是亵渎天主的权威。
  • 除非他真正感觉需要别人的帮助,否则别人的介入只会引起他的厌烦。
  • 忠于自己的感觉,而不刻意模仿别人。
  • 只有在情绪不对的时候,身体上的不适才更加明显。
  • 一边工作一边听音乐是没有办法真正思考的。
  • 培养车子的个性正是维修保养的真正目的。
  • 如果彼此相处太久,个性上的不同是注定要显露出来的。
  • 古典(理性)的认知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一些基本形式组成的,而浪漫(感性)的认知则是从它的表象来观察。
  • 人在思考和感觉的时候往往会偏向于某一种形式,而且会误解和看轻另一种形式。然而没有人会放弃自己所看到的真理。
  • 不要再注意丢掉了什么,而要注意获得了什么。
  • 如果你直接面对疯子,你所了解的就是他疯了,这等于是根本不了解他。要了解他,你就必须从他的角度看事情。
  • 恐惧来自于你知道自己无路可逃。
  • 即使你已经修理过千百遍,也应该在修理的时候保持机警的头脑,找出其中的问题。
  • 要把问题正确地写下来,起码要兼顾到六方面:
    1. 问题是什么;
    2. 假设问题的原因;
    3. 证实每个问题的假设;
    4. 预测实验的结果;
    5. 观察实验的结果;
    6. 由实验得出结论。
  • 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你能够准确地知道事情的真相,而不会误入歧途。
  • 所有的知识开始于经验,但是知识的积累并不是全出自于经验。
  • 由于人类知识的范围太过复杂,结果每一个人都变成专家,然而却造成了彼此之间的疏离感。如果有人想在各种学问之间自由地游荡,势必会和周围的人疏远。
  • 逻辑就是吧主客观分开,所以逻辑不是最高的智慧,想要消除因划分主客观所产生的幻觉,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生理、精神和情感上的活动。
  • 真正的大学本质上并不是物质的,真正的大学是心灵的世界,是多少世纪以来流传给我们的理性思想,它不存在于任何特定的建筑物之内。
  • 机器运转是否正常是心平气和的具体表现。最后考验的往往是你的定力。如果你把持不住,在你维修机器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把你个人的问题导入机器之中。
  • 把艺术和科学分离是完全违反自然的。
  • 科学的问题在于它并没有和人的心灵连在一起,所以在盲目之中表露出它丑陋的一面,因而必然引起人们的厌恶。
  • 大部分人望着灵性的高峰,但是一生从来不曾攀上过,只是听听别人的经验就已经很满足,而自己不愿意花费任何心血。
  • 成功的人要比别人更明白,其实登山并没有唯一或是固定的线路,有多少这样的人物就有多少条路。
  • 要证明一个东西的存在,方式之一就是,把它从环境中抽离出来,如果原先的环境无法正常运作,那么它就存在。